期刊导读

曹俊:中国绘画走向世界的桥梁

来源:世界桥梁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为第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莱顿大学会场上,萨利斯教授(讲台左)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哲学家一起,对话曹俊(讲台右),探寻这位中国画家作品里的直觉与哲理。 海外网纽约10月29日

图为第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莱顿大学会场上,萨利斯教授(讲台左)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哲学家一起,对话曹俊(讲台右),探寻这位中国画家作品里的直觉与哲理。

海外网纽约10月29日电(记者 李晓宏)“我一直从事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美学研究,曹俊画作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表达,深深吸引了我。”82岁的美国波士顿学院哲学教授约翰·萨利斯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位研究柏拉图、海德格尔、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大师、著述颇丰的国际著名现象学专家,首次选择健在的华人画家作为专题研究对象。6年多来,他不仅在美国波士顿学院成立了“曹俊的绘画语言”课题组,研究“艺术与直觉之间的关系”,陆续推出《哲学架构内的曹俊艺术研究》等专著,在该校麦克马伦艺术博物馆举办曹俊作品展,还把相关课题研究带入欧美哲学界。去年5月,纪念伦勃朗逝世350周年在荷兰召开的第十届CCPC世界哲学大会(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圈),邀请曹俊作为唯一的艺术家参与国际对话。今年,萨利斯教授解读曹俊作品的又一力作《自然之歌》画册出版,给经历疫情磨难的人们送去心灵的慰藉和希望。

是什么原因让萨利斯教授等欧美哲学家对曹俊的作品情有独钟呢?

曹俊出生在鱼米之乡的江苏泰州,后在泰山学习生活了18年。36岁时旅居新西兰,10年后,移居纽约。受益于东风西雨的艺术浸润和多元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广开思路,广泛借鉴,在绘画创作上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他的“空间系列”作品曾获“2013法国巴黎国际美术大展”金奖;《寻梦空间》作品2014年10月随中国嫦娥五号“登月”。

图为曹俊的代表作《千年一遇》

萨利斯教授对这位华人画家的欣赏,首推形式创新。在他看来,曹俊将中国水墨画技法与现代艺术形式融为一炉,找到中国传统绘画走进当代的路。

比如,曹俊在《千年一遇》的创作中,采用西方绘画的三联张形式,替代传统中国画的四幅条屏。整幅作品以很细的线条化一为三,中间彩色,两边黑白,块状的色彩分割布局,类似于罗斯科和纽曼的色域表现形式,颇具当代性。中间一幅采用现代泼彩手法,两侧黑白色系是传统中国水墨画的特色。泼彩携手泼墨,墨彩交辉,联动古今,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结合,虚实相生,穿越时空,新颖的绘画语言既符合当代审美意趣,又蕴藏着中国传统之美,将数千载东方文化的“诗性”,摄人心魄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与西方美术不同,中国绘画与书法、诗词之间有紧密的关系。”曹俊作品吸引萨利斯教授的第二个原因,是他的用笔和题款。

“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萨利斯教授对中国水墨画颇有研究,尤其是宋代的山水画。“中国画家讲究用笔,通过毛笔笔锋的多种变化,以及水墨的浓、淡、干、湿、枯五色效果,表现抽象内容。”他在著述中指出,“曹俊的作品受北宋郭熙画风的影响”,并对曹俊的书法功夫和诗词涵养赞赏有加。“曹俊善于画上题诗,引用古诗词或他自己作的诗句,为作品增添了诗情画意。”他表示,中国绘画中的文人画,是世界其他国家所少有的。

萨利斯教授对曹俊的青睐,还在于他作品主题的世界性。“曹俊的画是写给大自然的赞美诗。”萨利斯教授说,美国一些哲学家,包括我自己在内,对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有浓厚的研究感兴趣。艺术的核心在于价值取向,曹俊的许多作品,包括《高山流水》泼彩山水系列、《寻梦空间》抽象宇宙系列中,都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其作品开放性的艺术面貌更容易参与全球对话。

“通过研究曹俊的作品,我发现,至少在艺术上,中国对西方文化更加开放,这与我上世纪80年代末第一次访问中国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萨利斯教授说,曹俊在借鉴现代西方艺术的同时,始终保持与中国传统的联系,他的作品最引人注目之处,是他将西方绘画的表现技巧和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融合在一起,用现代艺术阐释传统文化,从这个角度讲,他是一位真正的国际艺术家。

中美两国加强交流,加深理解,增进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萨利斯说,波士顿学院等许多美国大学里的师生与来美国从事学习研究的中国学者和学生有着友好的关系。“我带的一些最优秀的博士生是中国人,教学相长中,我们建立了友谊,并了解了彼此的文化。”

文章来源:《世界桥梁》 网址: http://www.sjqlzz.cn/zonghexinwen/2020/1103/333.html



上一篇:世界上最特殊的桥梁,印度人用树种出来,500余
下一篇:用旅游文化搭建世界交流的桥梁

世界桥梁投稿 | 世界桥梁编辑部| 世界桥梁版面费 | 世界桥梁论文发表 | 世界桥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世界桥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