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造就多个“世界之最”,高宗余用50余座(2)

来源:世界桥梁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7月01日 03:36:4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根据京广高铁路线规划,需要在武汉天兴洲修建一座公路、高铁两用大桥。上要确保汽车、高铁安全通行,下要确保各种吨位的轮船顺畅通航,大桥主跨必

根据京广高铁路线规划,需要在武汉天兴洲修建一座公路、高铁两用大桥。上要确保汽车、高铁安全通行,下要确保各种吨位的轮船顺畅通航,大桥主跨必须达到500米以上,一系列挑战随之而来。

方案一经提出就引发热烈讨论,一些外国专家发出质疑:增加一面斜拉索后,大桥结构受力复杂,如何确保桥梁安全?悬臂安装时对接点多,施工架设难度大,如何确保桥梁能顺利建成?

他问得很细,还喜欢追问。数据报出来,他问核过没有,谁核的,用什么算出来的,采用了什么理论,这个理论放这里合不合适,为什么觉得应该这么做。有些小伙子事先没做准备,被问得急了,直接挤出“差不多”“多少左右”,他当即严厉批评:“你不能差不多,该多少就是多少!”

高宗余带领团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软件,全面论证大桥的行车性能;针对三片主桁悬臂安装对接点多的特点,研制成功载重700吨的自动控制架梁吊机,实现多点起吊、精确对位。与传统的结构相比,新结构的行车性能好,节省用钢3300吨,为工程造价省了1.1亿多元。

大跨径加大载重,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没有先例。

这座桥收获了第27届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索面三主桁”此后被多数大跨度桥梁采用。

跟他打过交道的青年工程师知道,在高宗余这里,做不了“差不多先生”。

开评审会,他也是最后一个发言,“我要是第一个发言,很有可能给人定调子的感觉,我不想大家因为我而不敢提出不同意见”。

不做“差不多先生”

在中铁大桥院,提到高宗余的技术能力,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上世纪80年代,我国没有现成的桥梁设计软件,他就自己做了“斜拉结构软件系统”软件,至今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他基本功扎实,“一张图纸交到他手上,一眼就能看出哪里不对”;他知识储备丰富,大脑里仿佛有一个“资料库”。

而当时国内外同类型的桥梁,跨度最大的才630米,而且还在建设中。从630米到1092米,跨度一下提高了70%。

高宗余(右二)陪同方秦汉院士在南京大胜关大桥调研。通讯员曹雪 王梦宇 供图

他拍板

高宗余参加全国政协会议。通讯员曹雪 王梦宇 供图

高宗余院士。通讯员曹雪 王梦宇 供图

【编辑:汪宇瑾】

跨度越大,用材急剧增长,自身重量也会增加。据统计,大桥建设用钢量达48万吨,相当于12个“鸟巢”,共用混凝土230万立方米,相当于8个国家大剧院。如此大的重量,大桥自身能否承受得住?跨度大,能否承受高速列车?桥的跨度过大,如何更好地防风防震?

6月25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创新大会在汉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首席专家高宗余,获得2021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文章来源:《世界桥梁》 网址: http://www.sjqlzz.cn/zonghexinwen/2022/0701/889.html



上一篇:中国桥梁建设新的里程碑!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
下一篇:2022 世界 5G 大会将于 8 月 10 日在哈尔滨启幕

世界桥梁投稿 | 世界桥梁编辑部| 世界桥梁版面费 | 世界桥梁论文发表 | 世界桥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世界桥梁》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